【記者 彭可/綜合報導】鍾東錦 – 1963年水打南莊,民國52年,作為一名記者尚未出生的我,身為苗栗縣南莊鄉人,深深感受到那場無情的天災。葛樂禮颱風對南莊造成的重創,至今仍是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。那是一段艱辛的歷史,令人不禁心生感慨,阿彌陀佛。近期,9月23日於花蓮光復鄉發生的堰塞湖事件,似乎在重演著類似的悲劇,讓人再度想起過去的歷史- 1963年水打南莊。
當時的科技尚未發達,居民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,缺乏即時的救援資訊來源,沒有空照圖,也沒有電子媒體的快速釋出。面對洪水蔓延,居民只能憑著對故鄉的記憶,逐一尋找埋藏在泥濘中的親人。早期南莊的居民都以挖煤維生居多,礦工的兒女們,對每一個故事都是深刻的記憶,無法輕易被遺忘。
縣長鍾東錦說之自那次災難後,南莊居民對於身邊的地形變化變得格外敏感。無論是高度的左右差異或是水深的淺厚,他們都小心翼翼地考慮,這源自於對於再次失去家園的深切擔憂。那些過去的悲劇如影隨形,時時刻刻在他們心中徘徊。在當前氣候變遷加劇的情況下,無人能預測下一次災害將何時降臨,這使得居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焦慮與不安。
縣長鍾東錦說針對此次堰塞湖事件,鍾東錦縣長呼籲:「先救災,再究責」。眼前的災害現場變得充滿挑戰,人力資源的安排難免存在任何瑕疵。然而,此時此刻,急於相互指責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對花蓮人民而言,他們已經承受了過多的苦難。這片土地被譽為臺灣的後花園,擁有福爾摩沙最美的東海岸線,但卻因為政治語言中的重責而背負著沉重的負擔,災區的人民不堪再受更多的壓力。
在此災難之中,民眾的生存需求、生活重建以及心理支援都是迫在眉睫的問題。政府及社會應迅速採取行動,提供必要的援助,包括生活物資的供應與心理健康的支援。對於被困於危險中的居民,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必須得到充分的關注與即時的解決。
呼籲全力支援花蓮,讓社會各界從物資到人力持續傳遞關懷與支援,助力於恢復這片美麗土地的安寧。同時,我們更期望苗栗的未來能夠前程似錦,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,臺灣每個角落都能互相扶持,共度艱難的時刻。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「臺灣加油,天佑花蓮,苗栗願景,前程似錦!」希望這片土地的人民能在艱難中重新站起來,重拾希望,共同迎接未來的光明。
作者資訊
此作者最新相關文章
- 2025-10-09報新聞現場徵才提供700優質職缺逾8成起薪33K以上 桃竹苗分署10/15竹南科學園區現場徵才
- 2025-10-09報新聞輝達(NVIDIA)進駐北士科疑生變,高雄市議員林智鴻:二O五能「接住輝達金雞母」!
- 2025-10-09報新聞「2025竹北文化季-竹北超越竹北」 活動交通管制資訊一次看
- 2025-10-09報新聞推動科技防災 高市議員鄭孟洳提強化韌性城市三主張